記得好幾年前,曾在計程車上看過「澳門骨堡」的餐廳廣告文宣,那時候感到很好奇,但日子久了竟然也就淡忘了,前年冬天住在澳門一個多月,跟朋友去吃過巷弄裡羊肉煲,卻未曾見過什麼大骨煲。
這個冬天一再看到高中同學在FACEBOOK上放置「澳門骨堡」的照片,再度燃起我的好奇心,嚷著要去吃,她竟然也很大方地做東,因為「澳門骨堡」下午五點才營業,所以我們就約了週末夜去大快朵頤囉!
「澳門骨堡」的招牌當然就是大骨煲啦!點菜事宜自然也就交給已經來過好幾次的朋友,湯鍋一上桌的時候真的還滿令人驚奇的,僅僅三支大骨就快要塞滿整個鍋,而且第一輪的湯味道真是好極了,不油不腥,濃郁肉骨香中混雜清雅的中藥氣,忍不住一碗接一碗地喝,身體立即暖烘烘。
至於很具噱頭的食骨髓這件事情呢…我覺得是有些趣味,但也略嫌麻煩,忽然想念起彰化北門口肉圓的龍骨髓湯,柔嫩軟滑地呀!而且吃起來好輕鬆愜意。但我很喜歡隨大骨湯一同上桌的白蘿蔔,味道很清甜,把凍豆腐投入鍋中煮至湯汁飽滿,也超美味的,當天提供的茼蒿也超新鮮的!所以我們總共點了兩次,因為葉片大能吸飽湯汁且口感柔軟的茼蒿美味極了!而且吃過肉後要多吃點菜,這樣才營養均衡呀!
其實我們一行三人點的菜很少,但可能光喝湯就喝飽了,我後來連金沙蝦球都忘了點,走出店外的時候肚皮出乎意料地撐!真是神奇!
店內裝潢還不壞
每個桌子旁邊都會有這樣的木架上放著吃食需要的工具
店內提供的醬汁有兩種,也可以向服務人員索取辣椒醬,香辣度十足,不嗜辣勿點~
鏘鏘鏘鏘 鏘~主角上桌啦!大骨大得很嚇人吧?而鍋中白白的長條狀就是好好吃的白蘿蔔!
比例對照之下更能襯托大骨之大
吃骨髓前要先用特製的湯匙舀湯入骨,湯多放一些比較不腥,整個味道會比較清爽~
然後再拿吸管戳一戳,就可以吸食骨髓啦!這樣的方式大約反覆兩三次左右就差不多吸乾淨了~
我們只點了蒟蒻條和油豆腐,油豆腐一定要煮久一點讓孔隙都吸滿湯汁才好吃~
還有好好吃的茼蒿~
大感謝請客的亭瑩(但下次拍照不要再一直往後退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