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懂得吃,不僅僅包含感官敏銳品嚐辨析,更深一層是能試圖了解飲食之中深蘊的文化,尤其越是有歷史的料理往往不僅受風土物產所影響,更是累世演變而成的結果,因此真正的美食家必須兼備豐厚的學識和教養,當然,也涵蓋了禮儀。

從前幾次因為工作關係,我有幸享用了幾次價格不斐的懷石料理,也曾在旅遊至日本大阪時在鼎鼎有名的「道樂」吃過一頓飯,漸漸發現日式料理裡頭有一套奧秘,吃食的順序和菜色的搭配,好像都受規矩所支配,可我都不太懂,總覺得有點小遺憾。

說到用餐禮儀,我們好像被灌輸比較多西式規矩:由外向內使用餐具、喝湯時湯匙往內舀等等,所以即使台灣的日本料理店比牛排館還要多,我們多數陌生於日式用餐禮儀。所以當我在書局發現《餐桌禮儀‧日式、中式篇》,簡直如獲至寶。而且其實我一直耿耿於懷一個經驗:我曾到飯店當朋友的伴娘,喜宴才剛開始,坐在我身邊的伴郎忍不住好意教我正確的筷子使用方法,被陌生的異性指正,實感羞赧。

《餐桌禮儀‧日式、中式篇》作者陳弘美女士與日本淵源深厚,筆觸溫和,說明方式深入淺出,書中部分重點還圖文並茂,是很實用的工具書。從作者自序開始就很重要,從作者詳細的解釋中,可以很清楚的說明用餐禮儀的必要性,並理解禮儀既不是硬性規定的教條更不是古板侷限的儀式,卻是一種具有邏輯性的智慧,同時也是重要的「深層面相」,因為「『吃』是動物的最基本本能,也是露出一個人本色的時候。」所以需要靠後天學習和練習,逐漸熟練禮儀並內化變成習慣,透過這樣的方式,能真正體會到料理美味的極致精髓,用餐氣質也自然顯得高雅,同時表現出對於廚師和共餐者的尊重。

書中有些道理是我原來就明白或者自發性的習慣,如:口味由淡至濃、菜色從生到熟,可是像是日本料理中前菜、醋味代表的意義和功能,或者是用茶用酒的方式、散壽司的類別和吃法等等,多數是我根本不曉得的道理,研讀過程獲益良多,但並不代表看過就記得住,或者能做得好,禮儀裡面包含功夫,就像我被指正的用箸方法,最好是能買雙末梢尖細筷子來練習,來日再遇見內行人才不至於又被陋習搞得發窘,更壞的是默默被打了很差勁的印象分數。

因此即便我其實缺乏到高級日本料理店用餐的機會,也希望積沙成塔地培養,多翻幾次《餐桌禮儀‧日式、中式篇》,從小處開始,就算去台式日本料理店、豬排店或其他日式相關餐廳,都養成練習的習慣,總會有點進步吧?若來日真的有機會去了高級日本料理店,也才有可能比較像樣吧?

 

圖文並茂條理分明越又不像教科書一樣乏味,掃瞄了部分內容分享,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書局翻翻~

SKMBT_C22012031614020

對於料理的淵源和擺盤都解釋得很清楚,需要多看幾次才記得起來!

SKMBT_C22012031614030

好高深的吃魚方式!!!感覺好難練,真希望有師父能實際教教我~

SKMBT_C220120316140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