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唸大學的時候,被稱為後山的陽明山凱旋路上最知名的餐廳應該是「後花園」,時隔多年,現在最熱門的是「屋頂上」,印象裡,以前好像是一家名為「東山花園」的餐廳,門口有斗大赤紅霓虹燈框成的字型,看起來很老派。
不知曾幾何時,搖身一變成為口碑頗甚的「屋頂上」,我曾去探門,但那個週六天都還沒暗,竟然就客滿了,登記後要乖乖坐在外頭的塑膠椅上等待,前陣子我看見SONY新發表強調夜拍功能的數位相機活動網頁正在「屋頂上」,看了心又有點癢,恰好上了陽明山,還沒五點鐘就去門口報到,很幸運的既有車位又有很多座位可以選擇。
「屋頂上」佔地比我想像的還寬廣,後來我也陸陸續續聽見很多可能跟我ㄧ樣是第一次進門的客人驚呼:「裡面好大啊!」最下層的是新開發的燒烤區,我看了菜單發現價格偏高,而且因為配置的多半是人數眾多的沙發型座位,所以選擇了中區的「快炒區」,點了「飄香花雕雞飯」、「咕咾時果蝦球」和「炒半天花」,忘了點飲料,這樣三道菜加上服務費就將近八百大洋。就菜餚而言,除了蝦球口感雖彈牙但一點蝦味也沒有以外,口味其實還不壞,而且佔著六人座位的一張大桌,即使外頭排起人龍,也沒有併桌或暗示性驅趕的情況發生,可以很從容地用餐,那天天氣很好,和我一樣用完餐、結完帳還留在餐廳裡拍照的人不少,畢竟景觀和氣氛都頗為難得,若將此算進必須支付的消費項目,我覺得倒也還不算太昂貴,無怪乎有這麼多人前來。
我向來不是很愛繁燈閃爍的夜景,那是人類文明和經濟榮光煥燦,卻也是光害,但「屋頂上」具有很整體的南洋純樸度假風味景觀規劃,山下五光十色點點華燈成為襯在後頭的背景,倒給我一種很奇異的感覺,而且「山頂上」的服務生好像也有很多外國人,前前後後來點餐、倒水、點燈、送菜等服務的服務生有五個左右吧,只有一個講話沒口音的,服務也不是走親切客氣路線的,我甚至聽見他們其中有的站在遠處講些我聽不懂的語言,要不是太熟悉都市座標,好很容易辨識出夜景中的凸出建築,還真是有點身處異地的感覺。
天空很晴朗.天氣怡人
入門看見潔白的傘狀帳篷數量之多,我著實吃了一驚。
飄香花雕雞飯氣味不賴
咕咾時果蝦球最好吃的是一點嗆辣也沒有還有點清甜的洋蔥
除了我不喜歡的肉絲以外,炒半天花很好吃。
暮色漸落,華燈初上。
'
我就坐在這面牆旁邊
服務生送來蠟燭燈添增浪漫氛圍
中層的洗手間有種異國茅廁的感覺
通往下層的階梯
只要能成功克服避開背景有人,在「屋頂上」很容易拍出漂亮的照片。
和剛進門拍的那張照片對照一下...看來是越夜越美麗
發光的招牌看起來好像科技片裡古文明石碑發散奇異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