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個傻瓜」是一部很值得花將近三個小時觀賞的電影。

「三個傻瓜」劇情橋段有笑有淚,畫面中印度寶萊塢特有的歌舞元素和瑰麗場景一應俱全,內容著重於提倡遵循天賦發展,過程時而催淚、時而荒謬,手法比好萊塢片幽默親切許多,「怒海潛將」、「舞孃俱樂部」等片族繁不及備載,幾乎都是以非常傳奇化的方式表現,差異正在於追求的是出類拔萃還是獨樹一格。

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經營人生?我總覺得說夢想有點太縹緲,說依循興趣說服力較弱,但覺得「三個傻瓜」一片給予了很好的指示,主角蘭丘看似離經叛道,實則是因為早慧,在僵化的教學方式和價值觀裡才顯得奇異,他代表著要找出自己擅長的事情,然後將那能耐精進,變成一項難以匹敵的專長或專業,才是真正的成功,且成功不等同於成績或財富,而是快樂善良的心和能讓世界更美好的能力。

我記得不只一次在日本傑出人士的報導中看見他們說追求的不是「第一」而是「唯一」,我很欣賞這樣的高度,沒有假想敵、不需有競爭心態,充滿智慧和膽識的期許,可改良但不抄襲,能破格但不隨波逐流。主角蘭丘也是這樣的,他無意斗膽挑釁周遭環境,只是反對死讀書、善於遵循天賦的真知灼見撞擊得周遭迂腐難以招架,他只好用自己的方式證明獨特的價值觀是好的。

後來我看了朋友推薦的一本書-《發現我的天才》,書裡的有個論點恰好可從生理論點印證蘭丘,我感覺頗為驚奇:
大腦是個很奇怪的器官,看起來似乎在倒長。
心臟、骨骼等等都是由小長大,而大腦卻反其道而行,一開始瘋狂成長,後來卻漸漸縮小。
更奇妙的是,大腦越來越小、人卻越來越聰明。
為何如此?關鍵在於「突觸」。
突觸就是兩兩腦神經元之間彼此溝通訊息的管道,
神經網路藉由突觸相連而成立,若沒有突觸,則大腦變成一堆孤立的神經元,不具任何功能。
「行為依賴腦神經元之間適當的相互連結而形成」。簡言之,突觸創造天賦。
大腦在胚胎期會經歷火山爆發般的成長,出生時有數千億個神經元,
生命的前幾年,每個神經元都拼命努力向外伸展,各自與其他神經元形成一萬五千個突觸連結。
也就是說,三歲左右時的大腦有千億個神經元,每個都有一萬五千個連結,以廣闊、錯綜複雜的方式編織成神經網路。
聽起來超強的不是嗎?
但是,三歲的我們並不聰明,因為突觸並非越多越好。
事實上,無用的連結必須被消滅,人才能夠變得更有效率、更聰明。
於是在三到十五歲之間,許多不常使用的神經連結一一破損瓦解。
當你十六歲生日早晨醒來之時,半數的神經網路已不復存在,而且無法重建。
這是大自然的選擇。
對大腦來說,「少即是多」。
自然迫使人適度關閉數十億的連結,而剩餘部分則因反覆使用而被強化。


我們多半被訓練合群,要按照軌道走、不成為異類,通才教育體制更試圖標準化每個人的求學過程,在此過程中,天生的特質或長處不是重點,只有經過訓練後得到的分數才受到關注,擅長的科目鮮少被刻意栽培,只有不擅長的科目需要加強再加強,久而久之,大多數的人天生靈敏的領域。於是在缺乏找出特質的協助、不允許偏食學習的情況下,從童稚學齡到了都要成年的歲月,我們花費大把大把的時間來彌補失分學科,諷刺的是那些學識有時候和生存或謀生毫無關聯,卻消磨掉天賦與潛力,並使人逐漸失去成為一個獨特個體的膽量,甚或迷失或根本缺乏找尋人生意義的能耐。

我有時候會想…如果我把學會加減乘除以後的算數學時間,全拿來專注語文學習,人生何須那些log、sin、consin?它們吃掉了我人生許多應該美好的時光,我相信我原應該有機會在未成年即發展出健全天賦,能及早完成此生應盡或能盡的使命,卻未曾有福得到啟蒙,所以這趟人生進度若通通都拖延或走樣了,我想我也只能無奈地釋懷。

只是,很為下一代擔憂,即便政府不斷地推動教改,但其實有什麼好改的呢?需要改善的豈止是教育制度?應增進的是整個社會對獨立個體特質的尊重,對於天賦的發覺和培養,而非強迫所有人在學生時代虛擲光陰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nian 的頭像
    yunian

    漂亮 ‧ SPARKLE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