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小五年級的時候,媽媽開始鼓勵我自行搭公車外出玩耍,我學會轉車,能夠順利抵達美術館、故宮博物院等地,暑假的時候格外喜歡到這兩處吹超級涼爽的冷氣、看展覽,只需要公車錢和幾十元的入門票費就可以待上一整天。

我還記得我曾經獨自靜默地看了整個下午的佛畫展,然後逛了一些常態展出的瓷器、畫展之類的,我很喜歡那種不要說話只是默默的像海綿吸水般用視覺吸收新鮮事物的感覺。尤其還沒到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以前,覺得故宮博物院算是館藏最豐富、佔地最遼闊的地方,也很喜歡出了博物館後到旁邊的至善園走上一大圈,臨溪憑著木欄廊椅坐著吹風、吃麵包或壽司,無論中外,博物館裡的餐館售價通常都不算實惠,我小時候到故宮博物院常常到三希堂門口瞧瞧,好羨慕坐在裡頭的人,總覺得那些人是好高檔、好有錢的,有時候幻想長大以後也要進去坐坐。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篤姬」魅力甚大,不但是我阿姨推薦媽媽看、我媽媽拉我一起看,連辦公室同事也很瘋。「篤姬」紅得真有理,除了畫面美麗、劇情精彩以外,觀賞之餘也的確可以從裡頭學到很多事情。

在第十四集「父親之願」裡頭,英姬夫人冷酷地向齊彬大人道破篤姬的出身和成為御台所的遙遠距離,齊彬大人聞後忿而不怒,卻在離去前臨門回話給英姬嚴厲提點她所言雖無錯卻不見得無傷。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教堂禱告、在廟宇拜佛,遠不及到實體書局重新補充能量。實體書局是我的最佳療癒場,無論是擁擠的水準書局還是寬敞的誠品書店。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ul 07 Tue 2009 23:40
  • 食草

「草」和「菜」有什麼差別?教育部國語辭典解釋的差別在於「菜」是「蔬」,也就是食用草本植物的通稱,而「草」則是包羅萬象的草本植物總稱。因此,是否意味著可嚐之草即為菜?

我記得小時候鄉下的奶奶告訴我後院我踩踏玩耍的路上長出的植物是菜,我感到超訝異的,因為我看那明明是極貼地生長而灰頭土臉的野生植物,連採來玩辦家家酒都嫌髒,但奶奶竟然說滋味很好,後來還真的摘採炒了一盤,但我只想到那草長在很容易被踐踏的地方就整個沒食慾,長大後才知道奶奶說的「豬母奶仔」真的是菜,還是對身體很好的養生菜。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剛出社會的時候還很單純的以為只要待人平和,交朋友應該不困難,工作多年後才發現接觸的人雖很多,真正有私交的朋友卻極少,因此原來個性就很慢熱的我,發現自己對同事的相處有點無所適從,也慢慢地幾乎放棄因工作獲得友誼的機會。

可是我的人生似乎總像算命阿姨說的事與願違,冒出的想法才要茁壯,眼前的路就轉向、環境就變化了,第二份正職工作很幸運地在NIKOKO這麼好的主管底下學習,而且組合了和諧同心的團隊,雖然大家的個性、興趣、風格不盡相同,但對工作一樣認真努力,而且很能互相體諒、分享事物。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第二次踏進鼎泰豐忠孝店,第一次在鼎泰豐吃食。

鼎泰豐1.JPG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如果喜歡歌舞片,就應該看到電影院買張「放牛班快樂頌」的票!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un 05 Fri 2009 23:23
  • 嵐屋

     去過淡水極多趟,總是被各式各樣的小吃誘拐著填飽肚子,在淡水的餐廳用餐的並不算多經驗。多年前我去紅毛城對面赫赫有名的「領事館」時,就知道口碑甚佳的「嵐屋」,卻在多年後才有機緣和朋友在去過小白宮和紅毛城以後,心血來潮地一探究竟。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曾經好幾次走過東區巷弄裡的「Rita House」,終於因工作需要與一位熟識的媒體前輩相約,和同事三人一同初體驗「Rita House」的午茶時光。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uni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